我们真的需要亲密友谊吗?
“我们是社会性和群体性的动物,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心理学家赛琳娜·陈说。“当我们与另一个人关系亲密,就能在身体、思想和心灵中体验到积极的心理和生理反应。”社会关系是我们调节情绪困扰的最有效方式,如果一个人感到困扰,亲近一个让你觉得安全的人,是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最有效办法。
如果要从流行文化中了解亲密的友谊,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比喻:可以为自己挡子弹的朋友;可以在半夜打电话给他们,不管有什么不便他们也都会陪伴在左右朋友;可以与之分享任何事的朋友等等。
真正亲密的友谊并不需要那么极端。“亲密友谊的关键在于亲密,而亲密的关键在于能够做完全的自己,并被人看到和理解,”赛琳娜·陈说。“当我们亲近的人无法‘理解’我们,亲密的关系就会被破坏。”
回报也是创造亲密关系的关键因素。赛琳娜·陈解释了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认识的人不一定能算亲密朋友:“当我们在Facebook发布内容,而人们留下了善意评论或鼓励肯定我们,这是让人感觉很好,但并不一定能建立亲密关系,因为没有你来我往。” 亲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双方都觉得对方能看到并理解自己。
▲被看到,被理解。图: Zhongwen Hu: Summer No.5
如果亲密友谊对人类幸福真的如此至关重要,那么我们似乎该凭直觉就能很好地创造这种关系。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: 亲密友谊对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要,正是因为它们很难建立。
研究孤独感的社会神经学家约翰·卡奇奥波认为,人类天生就不喜欢轻易交朋友,因为规避敌人比交朋友更重要。“如果我犯了一个错误,把一个其实是朋友的人当做了敌人,那也没关系,我没那么快交上朋友,但起码我能保命,”卡奇奥波在2017年接受《大西洋月刊》的采访 时表示。
“但如果我误把敌人当作朋友,那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。在进化的过程中,我们被塑造出了这样的偏见。”
而在现代社会,这种紧张关系变得更加微妙。“社会学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,就是人类更想要什么:被人赞赏还是被人了解,”赛琳娜·陈说。她解释称,赞赏会带来很多好处:让人感觉良好,给人社会利益,或许还会有地位乃至经济上的收益。但若是被人赞赏和看待的方式与我们实际看待自己的方式不一致——也许我们并不像别人以为的那样自信和成功——由此可能付出的代价是让自我觉得不被理解,与他人不亲近。
02
五种方法让友谊更亲密
从文化传统来讲,我们更关注事业成功、财务成就和家庭重要事件,而不是与他人的联系。苏·约翰逊是情感联结、依恋和浪漫关系领域的顶尖心理学家之一。她指出,当一个人列出他或她的人生目标 (或者是新年立志)时,很少会提到结交亲密朋友或与现有朋友更亲近。
“谈到友谊,我们更看重数量而不是质量,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会有多少人来参加你的生日派对,”她说。“但真正的问题在于,你是否能敞开心扉,对其中一些友人表露你的脆弱。如果他们找你倾诉,你又是否愿意在情绪上配合并做出回应?”
0
1
创建安全关系的基础
在尝试亲密的关系之前,我们需要安全感:
连贯性(这些朋友会一时兴起进入和退出我的人生吗?)
可获得性(他们可以经常与我共度时光吗?)
可靠性(如果需要的话,我可以依赖他们吗?)
响应力(他们会回复我的邮件和短信吗?他们会经常联络我吗?)
可预测性(我能指望他们做某些事吗?)
0
2
密切关注
当你的朋友跟你分享ta的生活时,看着ta,全心倾听。这将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联结感,增进你们的感情。
0
3
允许 自己被了解
如果想让别人认识到真正的自己,你必须停止假装自己是一个更酷的或更聪明的人:承认自己也会嫉妒他人;并不是每天睡觉前都会刷牙;开个愚蠢的笑话;分享那些不讨人喜欢的细节。
只有你充分理解和接受你自己,才有可能让别人也来理解并接受你;获得亲密关系的唯一方法就是,更诚实地面对自我。
0
4
给你的朋友一个小测试
不要等到有大的困难时才想到朋友。
下次,当你有小事需要帮忙 (一个工作上棘手的难题,或需要人来协助一次生日晚餐)时,可以借此测试朋友的可靠度。这种测试的风险很低,同时也能帮助你们进一步建立亲密的关系。
0
5
记得:亲密关系因人而异
不同的人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求程度不同。
但专家们一致认为: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能够让我们更快乐、更健康,更平静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