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同质化也是个大问题,一条街上十多家理发店,审美水平其实差不多,那就只能打价格战了,结果就是恶性竞争,Tier-1城市2025年关店率18.7%,三四线城市更惨,26.3%。
现在年轻人的习惯变了,Z世代就爱剪个寸头,家用理发器2025年销量同比涨了210%,那种10分钟快剪店到处都是,人家图的就是方便快捷,你还在那搞什么高级体验,不是找死吗。
北京朝阳区2023年预付费投诉6.9万条,比前年翻了3倍,连检察机关都管上了,把什么单用途预付卡列入专项治理,现在消费者都得了"办卡恐惧症",大额充值?想都别想,这套现金流玩法彻底废了。
你看啊,同样剪个头30分钟,街边快剪15到25块钱,那些高档沙龙88起步,138都是常态,多出来的钱干嘛了,豪华装修、各种推销、给员工发高提成,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少,社区那些平价店2年存活率82%,比50块以上的店强多了,市场最诚实。
理发师这手艺得练3年才算入门,可是从业人员流失率37%,新人能留下来的不到两成,老板急着回本,还是走老路子"办卡—推销—跑路",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,越搞越糟。
今年2到3月最高法搞了个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,7天内可以无理由退款,商家要是减少服务项目或者搬店都能解约,上海长宁还弄了个"公证提存"监管平台,你的储值钱先放那,用完服务再给商家,各地消保委也在那喊话,别充太多钱,一定要签合同,消费者现在贼精明。
店家想活命?赶紧改单次收费,别老想着储值那点钱,搞快剪、次卡、按项目明码标价,钱跟服务一起走。
社区小店其实挺好,面积小点,装修省点,就在那3公里范围内做熟客生意,技术过硬加上方便,比那些高大上的店实在。
老板们与其教员工怎么说话套路客户,不如好好培训技术,别人比的是嘴皮子,客人看的是手艺活。找个第三方托管或者平台分账,把定金搞成履约保证金,客人才敢信你,一个店可以搞男士快剪、小孩理发、简单美甲这些,不用硬推销也能多赚点。
客人也别傻,少往卡里充钱,充得越多风险越大,能单次付就单次付,看店有没有正经执照,价格透明不透明,网上评价怎么样,这比装修好不好重要多了,记得要发票要小票,聊天记录也存着,万一店跑了还能维权。
理发就是个基本需求,好好做技术做服务,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,经济不好照样能挣到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